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綠化養護的核心是 “滿足植物生長需求,控制不良因素干擾”,主要包括 6 大基礎環節,每個環節需精準操作: 1. 灌溉(澆水):把控 “量、時、法” 灌溉是維持植物生命的基礎,需避免 “干旱缺水” 或 “積水爛根”: 澆水原則:“見干見濕”(土壤表層下 2-3cm 干燥時再澆,澆則澆透至根系層),不同植物需水量差異大(如耐旱的松柏 vs 喜濕的梔子)。 澆水時間: 春秋季:上午 9-10 點或下午 4-5 點(避免正午高溫蒸發,或夜間低溫爛根); 夏季:清晨 6-7 點或傍晚 7 點后(減少水分蒸騰損失); 冬季:正午 12-14 點(水溫接近土溫,防止凍傷根系)。 澆水方式: 喬木 / 灌木:采用 “穴灌”(在根系外圍挖 3-4 個淺穴)或 “滴灌”(精準輸送至根系,節水且減少病害); 草坪 / 地被:用 “噴灌”(均勻覆蓋,避免沖刷土壤); 忌:直接沖澆樹干基部(易導致樹皮腐爛)。 2. 施肥:按需補充 “營養” 施肥需根據植物生長階段(休眠期、生長期、開花期)和土壤肥力,避免 “缺肥弱長” 或 “肥害燒根”: 肥料類型: 基肥(長效):休眠期(秋冬或早春)施用,以有機肥為主(如腐熟的羊糞、堆肥),改良土壤結構; 追肥(速效):生長期(春夏季)施用,以復合肥(氮磷鉀均衡)或專用肥為主(如觀花植物增施磷鉀肥,觀葉植物增施氮肥)。 施肥方法: 喬木:在樹冠投影范圍內(根系吸收區)挖環形溝或點狀穴,將肥料埋入后覆土澆水; 灌木 / 花卉:沿根系外圍撒施后淺翻土壤,或結合澆水施液態肥; 草坪:生長期撒施顆粒肥,施后及時澆水(溶解肥料,避免灼傷葉片)。 禁忌:高溫 / 雨天不施肥(高溫易燒根,雨天易流失);未腐熟的生肥不施用(會發酵放熱燒根,滋生害蟲)。